來源:百陶會官網發布日期:2018-07-23 16:58:55
陶藝里的10000個為什么(四)
51、為什么釉面不能瓷化?
答:出窯后釉面沒有玻璃光、凹凸不平。這是燒制溫度偏低造成的,由于用戶沒有設定升溫曲線或者設置為烤花階段。解救方法:釉下彩必須覆蓋透明釉,釉上彩厚度不宜太薄,燒制溫度應設定在1200度以上。
52、為什么電窯燒出來的作品會有氣泡?
答:氣泡形成的原因有很多,有人認為它是由釉層中的水分子變化而來的。在陶瓷燒制過程中,高溫會使釉層中的結晶水或液態水變成氣體,當釉層過厚時,氣態水分子被釉膜包裹住,釋放不出來便形成了氣泡。
解救方法:
● 入窯前務必讓坯體和釉料徹底干燥
● 燒窯時避免隨意調動升降溫曲線
● 參照電窯燒制流程操作
53、為什么注漿、印坯作品容易變形?
答:模具材質一般為石膏,具有一定的吸水性,而且不易粘連泥坯。印坯作品變形原因主要有:未經自然干燥脫模、使用烘干工具輔助干燥時導致干濕度不一致、未使用托盤而是直接取出作品、移動過程中致使坯體變形。
解救方法:
● 夏季,自然干燥(不宜暴曬)
● 冬季,邊轉動轉盤,邊用吹風機吹干
● 待坯體脫離模具(有縫隙)再取出
● 取出后將坯體放置在木質托盤,晾干
54、為什么瓷器出窯時口沿有殘缺、有毛刺?
答:主要因為裝窯時坯體擺放過密,釉料相互粘連;坯體口沿碰到爐膛(爐絲);開窯過快、瓷胎暴露在空氣中迅速爆裂。
解救方法:
● 上釉前應適量補水、用海綿球將口沿打磨光滑
● 裝窯時注意坯體之間的間隙,不可碰撞
● 開窯切忌急躁,降至100℃方可開窯
55、為什么泥球成型一定要空心?
答:泥球成型是最基本的陶藝創作技法,主要應用于小型人物、動物捏雕,泥球可分為半包、全包、實心三種,直徑3厘米以下可以實心,3厘米以上要空心(填充報紙等易燃物質),并打孔通氣,因為泥球過大,高溫燒制時容易爆裂。
56、為什么瓷器一定要施釉?
答:先來了解一下釉的特點:與玻璃物化性質相似;顯微結構和均勻度比玻璃復雜;釉不單純是硅酸鹽,成分比玻璃復雜;氧化鋁比玻璃多;熔融范圍比玻璃寬。瓷器施釉的目的是:使成品不透水不透氣,提高化學穩定性;預防污染,易于洗滌;增強表面質感,提升瓷器性能。
57、為什么青花料燒制后是藍色的?
答:青花瓷是以氧化鈷為繪畫原料,再罩上一層透明釉,經高溫一次燒成。鈷料燒成后呈藍色,具有著色力強、發色鮮艷、燒成率高等特點。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,簡稱青花,是中國元代之后主流瓷種之一,屬釉下彩瓷。到明清時期,還創燒了青花五彩、孔雀綠釉青花、豆青釉青花、青花紅彩、黃地青花、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種,但依然以藍色為主。
58、為什么釉料有千顏萬色?
答:釉料(著色劑)主要成分是無機氧化物(礦物質),不同礦物質在高溫下會發生不同的化學反應。
白色:氧化鎂、碳酸鎂、氧化鋁、硼酸鈣、氧化鈦、氧化鋅、砷酸、氧化銻、鈰和金屬銀等;灰色:白金、銥、銠、鈀、釕、鋨、銻和三氧化二銥等;綠色:氧化鐵、鉻、鈷、錳、鎳、軟錳礦、三氧化二銥等;黃色:氧化鈦、金紅石、錫酸鋇、鉻酸、鉻酸鉛、硫化鎘、硫化金、金等;橙色:金紅石、鈦酸鐵、堿式鉻酸鉛、鉻鐵礦,鈾黃和硫化鎘等。
59、為什么用電窯燒制作品要墊氧化鋁餅?
答:就像柴窯需要匣缽一樣,氧化鋁餅=匣缽,是為了防止作品底部粘連。另外,作品底部上釉不可太厚,否則釉料高溫熔融后,流至下部導致棚板粘連,無法取出。
60、為什么貼紙和印花不能上透明釉?
答:白胎盤經1300℃高溫燒制已經瓷化,而貼紙和印花必須在白瓷胎上進行,是浮于瓷器表面的,貼紙、印花后,燒制溫度760-800℃就可以了。而透明釉則需要1240℃才能附著??净囟葍?,透明釉不能完全熔化。
造好物,讓陶藝更簡單
—科技成就藝術—
文章來源:http://www.luckyeyesonline.com/2018/taoyijiaoyu_0723/624.html 百陶會原創,轉載請保留出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