壁瓶,古時專為墻壁或轎中裝飾而設計的一種器物,又稱“掛瓶”或“轎瓶”,最早出現在明朝宣德時期,是賞瓶的一種。
發布日期:2019-06-24
陶藝家Helen Hodson出生在英格蘭南部薩塞克斯郡的一個海濱小村里,父母都是潛水員,因此童年的她是個徹頭徹尾的“野孩子”,用廢棄物品制作小東西,獨自一人尋找野生物種是她的日常。
發布日期:2019-06-21
原始青花瓷于唐代實現,但成熟的青花瓷出現在元代景德鎮的“湖田窯”(在元青花中,有10件出土于九處明代墓葬中,它們都是元代景德鎮窯燒制的產品,是難得的標準器)。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,清康熙時期青花發展到了頂峰。青花瓷的出現突破了我國瓷器以單色釉為主的框框,把瓷器裝飾推進到釉下彩繪的新時代。
發布日期:2019-06-15
研學旅行和傳統教育是存在很大區別的,我認為大部分傳統老師在做研學旅行的時候是迷茫的。因為研學旅行既要有研究的能力,也要有玩的能力,首先你要會玩。
發布日期:2019-06-14
泥坯為什么總開裂?百陶君想,這是個困擾很多小伙伴已久的問題。今天的《陶藝百科》,我們就專門來講講泥坯開裂話題
發布日期:2019-05-25
陶藝教育應該從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多吸收營養,要以多元和包容的視角來學習其他國家的文化,以更符合當代人的生活理念去創造新的作品?!獜堢?/p>
發布日期:2019-05-25
陶藝家Marieanne Cavaciuti來自英國,他住在英格蘭西部東德文區的一座廣袤的農場里,習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,他善于觀察自然界中動植物生長的規律,并將花草和貝殼定格在粘土中,制成極具特色的裝飾物。
發布日期:2019-04-28
數百年前,跳刀肌理便出現在定、越等窯口生產的器皿上,起初只是因為某位匠人一時手抖引發畫風逆轉,他覺得扔了太可惜,于是燒了出來,結果這種錯落有致的花紋變成特有的藝術裝飾大肆盛行起來
發布日期:2019-04-22